耳鸣治疗目前仍旧是一个世界难题,相比较西方国家对耳鸣的重视程度和治疗水平,我国仍有很大差距。耳鸣治愈有两个标准,一是彻底消失,另一个是耳鸣仍然存在,但患者已经基本忽略其存在,对生活不再产生影响,所以很多的耳鸣患者急于让耳鸣症状完全消失可能是不现实的,因为耳鸣的产生原因确实非常复杂,如果能与其和平共处,甚至“做成朋友”,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态度,事实上国外治疗耳鸣正是在这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耳鸣治愈率(如果按照两个标准衡量)可达80%。
看到耳鸣患者在网上的求助我深感作为一名耳科医生的责任,我希望能给他们帮助,有时候可能不是具体的药物,而是给予指导和解除顾虑。这似乎比药物更重要,因为目前确实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包治耳鸣,所谓的报纸宣传祖传秘方纯属无稽之谈。继耳鸣基础知识12问和耳鸣的种类和原因在网络发表之后,治疗的问题是读者最关心的核心问题。百忙之中我将耳鸣治疗的前沿知识介绍给大家,希望真正能给耳鸣的治疗和知识普及尽绵薄之力,如能达此目的甚慰。
1、急性耳鸣:急性耳鸣一般只耳鸣时间在3月以内。治疗宜及早进行,不要过长等待所有的检查结果。如果未及时干预,时间长药物治疗就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对急性耳鸣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就医。不管高频还是低频耳鸣,建议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以及改善微循环药物。药物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不要紧张。对于爆震聋和外伤引起的耳鸣建议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脑外伤患者,往往伴有迷路震荡和局部脑水肿,使用激素治疗有助于减轻水肿,减少瘢痕形成。具体药物剂量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主观愿望,有无内科合并症做出调整,因此个性化用药也很重要。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使用的量和时间应该根据不同患者而定。
2、亚急性耳鸣:指耳鸣在4月至1年之间:首先进行原发病的诊断,直接给患者提出建议,确定并首先治疗可能加重耳鸣的疾病如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和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等,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段(肌肉松弛疗法、生物反馈、自主训练等)。如果伴有听力下降,应尽早佩戴助听器。治疗持续时间和强度主要取决于耳鸣的严重程度。目的是避免形成慢性耳鸣。必须要告知耳鸣的一半知识,使患者今后当耳鸣出现波动时能够自行处理或寻求医生的帮助。可以根据耳鸣的严重程度进行习服治疗。这一阶段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必要的药物治疗。
慢性耳鸣的具体治疗方法
(3)习服治疗:习服治疗的原理是部分耳鸣的原发部位在听觉中枢;而且慢性耳鸣有中枢化的趋势。因此治疗方法就是让中枢系统对耳鸣的敏感度下降乃至消失,即努力重建听觉系统的过滤功能,终止对耳鸣的听觉感受。习服治疗包括耳鸣不全掩蔽、松弛疗法、转移注意力以及医生咨询。国外采用类似于耳背式助听器的一种噪声仪发送各种频率的声音,也可以采用特制的光盘、收录机、磁带等进行训练以达到对耳鸣的适应习惯。习服治疗需要一定的强度和足够长的治疗时间。每天要保证4-6小时治疗,持续1-2年。同时注意音量不要太大,只要刚好达到听阈即可。助听器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6)行为医学疗法:用行为认知疗法治疗耳鸣包裹听觉过敏是一种新的有效模式。主要依据是慢性耳鸣患者对耳鸣的认知超敏感。在慢性耳鸣的治疗过程中,逐渐发现行为认知疗法优于药物治疗和耳鸣掩蔽器治疗。行为认知疗法的目的是通过特殊学习过程降低耳鸣的敏感程度,可能需要借助于一些有规律的外界刺激。慢性耳鸣的治疗原则就是对耳鸣长期持久适应,达到代偿目的,即耳鸣的脱敏疗法,主要包括行为认知疗法,通过认知脱敏来达到对耳鸣的适应。这就需要患者良好的合作,主动地学习。
包括:全面诊断、医生提供详细的咨询建议及患者自身训练。具体来说就是耳鼻喉科医生进行全面诊断,尽可能找到引起耳鸣的原发病。填写规范的耳鸣问诊表,了解耳鸣严重程度并作为疗效的判定标准,并进行心理诊断,咨询建议。耳科医生要与助听器验配师密切合作决定是否选择助听器或掩蔽器。患者要定期接受耳科医生和心理医生的咨询建议,包括相应的行为诊断,原则上整个疗程在18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