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在完成新冠肺炎排查、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麻醉科、急诊科、导管室、ICU等多科室的协调配合下,我院肿瘤内科运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和靶动脉栓塞术,成功救治了一名因甲状腺癌侵犯气管而导致大咯血的患者。不仅体现了我院的实力,且另据了解,此类成功案例,在国内外鲜有报道。
患者为男性,49岁,有甲状腺癌病史,一个多月前开始胸闷气短,伴随咯血,从最初每日3-4次,到不间断咯血,日咯血量近300ml,其间辗转多家医院均未能将咯血止住。5月26日晚上十点,患者来到我院就诊,其当时血色素已由150g/L降至81g/L,胸部CT显示左侧甲状腺肿瘤侵及气管,病情危重。
肿瘤内科值班医生秦芳当机立断,即与我院总值班多方协调,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罗凌飞、副主任医师马洪明,以及导管室的医生纷纷从家中赶来,经动脉造影后发现肿瘤血管来源于右侧甲状腺下动脉,通过靶动脉栓塞术,患者终于止住了大咯血。
次日,考虑到患者胸闷的原因是气道内肿瘤造成气道梗阻,而甲状腺癌血供丰富,肿瘤位置较高,邻近声门,治疗过程中易损伤声带,治疗难度较大。经反复讨论,在麻醉科的配合下,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楠采用损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进行治疗后,患者气管通畅,气道梗阻解除,转危为安。
据张楠介绍,大咯血是呼吸道急危重症,一般情况下24小时内咯血300ml或单次咯血大约100ml,为大咯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目前,靶动脉栓塞、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为大咯血救治的有效手段。
靶动脉栓塞术,是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有选择地注入某支气管动脉或可疑出血动脉,借以堵塞血管、控制出血;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以较低的温度(40至70°C)来进行组织的切除,具有组织损伤小、病人的痛苦少和康复周期短等优势。但因对设备、技术的要求较高,目前在国内外鲜有报道。
我院肿瘤内科率先引进了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在硬质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对中央型气道病变进行介入治疗,疗效良好。肿瘤内科常年开展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经皮微创介入治疗及血管介入治疗,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成功救治了大量咯血、肿瘤的患者,手术量及成功率在国内处领先地位。
(供稿:肿瘤内科 高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