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老年期痴呆患者的心理护理,首先要了解老年期痴呆患者的心理特点,其心理特点有:
①人格改变。即指一个人平时待人接物的习惯模式,最为常见,如大方的人变得小气,开朗的人变得忧郁,谨慎的人变得无所畏惧。
②自私。大多数老年期痴呆患者会渐渐出现越来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倾向。
③受本能的支配。是指痴呆患者会不分时间、不分场合、没有任何道德顾忌、随心所欲地表现出他们的本能欲望,且任何劝阻和惩罚也不能改变这种行为。
④无自知力。由于脑功能减退的原因,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表现和性格改变,并不能有所认识,也不能加以自我修正,更不会有主动求治的意识。
⑤不安。由于记忆力的减退,患者原来熟悉的环境和家人,都成了陌生的地方和不认识的外人。患者的行为会显得紧张不安。
⑥攻击性。老年期痴呆患者往往具有语言和行为上的攻击性。
⑦漠然。当痴呆的晚期,患者脑中的记忆像被用橡皮擦去一样,只留下一片空白,任何有意义的思维和心理活动都不存在。
那么,如何进行老年期痴呆患者的心理护理呢?
①要尊重病人,对老年痴呆病人发生的一些精神症状和性格变化,如猜疑、自私、幻觉、妄想,家人应理解是由疾病所致。要理解、宽容,给予爱心。
②鼓励病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有针对性地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然后有计划、有目的地与病人个别交谈,解决其思想上的问题,注意掌握一定的谈话技巧,使其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以促进疾病的稳定与缓解。
③耐心。对于患者的人格改变、自私和攻击行为要耐心地加以劝阻和引导,不急不躁,多给患者一些时间,并心平气和地反复指导。
④多交流。鼓励患者多交朋友和参加社会活动。
⑤态度和蔼、亲切。生活中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不要取笑和愚弄患者,不要伤害病人的自尊心,要使其在心理上得到宽慰。
⑥回忆往事。这是鼓励老人不断思维的最好办法。不过要尽量避免回忆伤心事。老人都有成就感,让他们多讲述那些“过五关、斩六将”的趣事,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思堆活跃,用乐观的情绪驱赶哀伤和忧郁。如果让其孤独自处,憋闷终日,那只能加速痴呆的发展。
⑦除忧虑。痴呆初期是老人心理变化最复杂、问题最多的时期。他们常为自己的脑糊涂、记忆力减退、严重失眠等身心不适而十分苦恼,甚至悲伤抑郁、失去生活信心,这时最需要心理疏导。早期的重点是消除他们的悲哀和忧虑。最好的办法是“心理交流”,鼓励老人把心中的苦闷讲出来,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
⑧解疑心。“多疑”是老年痴呆的通病,是痴呆最早、最多见的症状,应以实际的例子化解他们的疑心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