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生命,是一个神奇而伟大的过程。怀孕的时候,女性往往得到很好的照顾。一旦分娩,大家的注意力不免都放在了宝宝的身上,包括产妇自己。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对于许多患有慢性肌肉骨骼疾病的妇女来说,损伤的机制往往始于妊娠期、分娩期或产后。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每年有超过1.35亿妇女分娩,其中约2000万名妇女在分娩后患有与妊娠相关的疾病。
一、怀孕和分娩造成的肌肉骨骼影响
1. 从怀孕到分娩,女性的身体要经历一个复杂的生理变化过程。不断增大的子宫,使孕妇身体的生物力学发生了改变,重心前移、骨盆前倾、膝关节过伸等等,这些是孕产妇腰痛和骨盆带疼痛的主要原因。
2. 骨骼排列的变化造成了肌肉的缩短或延长,肌肉力量失衡,核心肌肉力量下降,体态异常。如果产后不做康复训练,很难恢复正常的骨骼排列和肌肉力量。这是腰背痛的常见原因。
3.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盆底肌肉损伤、衰老等病因造成盆底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改变,最终导致相应器官功能障碍系列疾患。其临床表现为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粪失禁、性功能障碍、盆腔疼痛等症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妊娠和分娩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康复治疗的目的:
1. 促进妊娠和分娩过程损伤的神经和肌肉得到恢复 ,从而改善远期盆底状况 ,降低因解剖结构改变和年龄增长发生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 。
2. 恢复核心肌肉力量,增强骨盆稳定,缓解腰背痛。
3. 调整异常体态,恢复骨骼的正常排列,纠正肌力失衡。
4. 产后塑形,消灭妈咪肚。
三、产后妇女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不宜采取药物及手术等干预手段。
康复治疗的主要措施:
1. 物理因子治疗:采用电、热、磁、等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激活无力的肌肉、放松紧绷的肌肉、缓解疼痛等目的的治疗方法。
2. 运动疗法:应用特定的手法或运动来矫正异常体态、增强肌肉力量、缓解疼痛、提高运动效能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四、所有产妇在产后均应行康复治疗。对于有以下情况者,更应及早进行康复训练。
1. 盆底肌力、耐力减弱
2. 孕期或产后出现过尿失禁
3. 分娩时产程延长
4. 宝宝体重≥4000克
5. 产后出现盆腔器官脱垂
6. 产后尿储留
7. 产后性生活质量下降
8. 产后腰痛、耻骨联合痛、腹直肌分离>2横指
五、康复治疗禁忌症
1. 产后恶露未净或月经期:禁止使用阴道内的器械进行相关康复治疗。
2. 产妇有精神及心理障碍;
3. 痴呆 、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
4. 合并有恶性肿瘤的患者。
5. 泌尿生殖道活动性感染。
6. 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7. 伤口感染或有手术瘢痕裂开风险的产妇。
8. 合并其他病史产妇在选择康复前请相关专科会诊 ,并在审慎评估后再开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