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位大学生依靠雾化,病情就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其实,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及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与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等给药方式不同,雾化吸入疗法因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系统,具有快速起效、疗效佳、全身不良反应少、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的优势,被临床医生广泛使用。
医疗上常用雾化装置有:喷射雾化器、超声雾化器、振动筛孔雾化器,三种雾化装置各有其优缺点,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使用,临床上以前两种使用较为普遍。
影响雾化吸入治疗的因素有患者的配合程度、呼吸形式和基础疾病三种情况。就呼吸形式而言,只有慢而深的呼吸才有利于药物微粒在下呼吸道和肺泡沉积。浅而快的呼吸则明显影响药物在肺内的沉积,降低疗效。另外,为了使药物能顺利在呼吸道输送,雾化治疗前,应及时翻身拍背,尽量清除痰液和肺不张等因素,以利于药物颗粒在下呼吸道和肺内沉积。
雾化吸入常用的药物:
①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包括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
②支气管扩张剂(包括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异丙托溴铵);
③祛痰药(包括:N-乙酰半胱氨酸),目前盐酸氨溴索雾化剂型国内还未上市;
④抗感染药物(国内仅有部分厂家的注射用两性霉素B用于雾化吸入治疗严重的系统性真菌感染),抗感染药物的雾化吸入剂型尚未在我国上市。
雾化药物也有副作用:
①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局部不良反应包括声嘶、溃疡、咽部疼痛不适、舌部和口腔刺激、口干、反射性咳嗽和口腔真菌;
②支气管舒张剂:骨骼肌震颤、头痛、心动过速、恶心、口干、胃肠功能障碍及尿潴留。罕见过敏反应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支气管痉挛、低血压、虚脱等。
③乙酰半胱氨酸:鼻液溢,胃肠道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