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疫情期感染发热不敢来医院
一位常住玉溪市人民医院干疗科的老年患者,在排除新冠肺炎问题后住院,来时精神状态很差,稍活动剧烈咳嗽、喘息,缺氧明显,夜间一直高热不退,时有心慌、心悸、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当日用药效果很不理想。当医务人员细问情况时得知:老人在家发热已经6天了,因为疫情期,不敢来医院,也怕给医务人员添乱,都是自己在家想办法吃药,直到情况严重才来医院。
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新冠肺炎很危险,老年重症肺炎也会造成致命伤害。因为在家拖得太久,此患者又有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等,失去了治疗最佳时期,最终治疗效果不好。所以,老年患者疫情期发生病情变化,千万不能强忍,医院照常运行,不要让小问题拖成大问题,甚至大问题拖成现在医疗技术解决不了问题,失去可贵的生命。
2、疫情期进出医院麻烦,能不能尽量久住?
在一次查房过程中,值班医生听到一位家属正给老人做工作:“爸,你不是说这里什么都比家里的好用,怎么才住进10来天又要出院了,现在病床不紧张,多住住。”老人闷闷不乐地解释说:“我最清楚自己的病,只能治疗到这个程度,回去好好休养了。”看老人急迫想回家的样子,医生跟他女儿说:老人现在病情平稳了,医院病人多,住久了也会有新的感染风险。”女儿听完后也同意了把患者接回家的意见。
绝大部分老年慢性疾病是不能被治愈的,治疗的目标是控制患者病情和维持器官功能。疫情期虽然床位没有以前紧张,但对于慢性病患者,在病情平稳的情况下,选择更合理的疗养方式对疾病恢复可能更好。
3、疫情期更易丧失治疗信心。
对疾病治疗有信心,配合医务人员,对战胜疾病非常重要。而新冠肺炎期间,老年患者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进医院,住院了又希望尽快治疗好,一旦病情变化,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拒绝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