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四位。由于人的骨量是在无声无息中丢失,在骨折发生前常无任何临床症状,因此骨质疏松又被称作 “无声的杀手”。
一、骨质疏松症的概念
是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Normal(正常) Osteoporosis(骨质疏松症)
二、发病特点
1. 发病率高:全世界目前约有2亿人患骨质疏松症,2016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6%,也就是说平均每10人中就有近4人患骨质疏松。其中男性发病率为23%,女性发病率为49%。
2. 高发人群:可发生于不同性别的任何年龄,多见于绝经后的妇女及老年男性。
3. 知晓率低:2018年,中国首个居民骨质疏松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率11.7%。
4. 骨密度检测率低:20岁以上检测率2.8%,50岁以上检测率3.7%,
5. 骨质疏松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低:40-49岁0.9%,50岁以上7.0%。
三、临床表现
疼痛、脊椎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表现。许多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往往发生骨折后经骨密度检查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症。
1. 疼痛特点: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时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行走困难;
2. 脊柱变形:变矮、驼背等;
3. 骨折: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
四、如有以下情况要考虑是否有骨质疏松
1. 腰背酸胀疼痛,行走困难
2. 逐渐出现脊椎弯曲或驼背
3. 身高变矮超过3cm
4. 经常吸烟,每天吸烟超过20支
5. 经常饮酒、饮用咖啡或碳酸饮料
6. 长期过量服用糖皮质激素
7. 形体偏瘦、经常腹泻
8. 女性绝经早,或月经稀发
9. 男性性功能减退
10.患有甲亢、糖尿病
五、常用辅助检查
1. 体检中心超声波法骨密度测定:用于骨质疏松检查初筛,适宜人群广泛,操作简便,无创伤、无辐射、可重复。
2. 核医学科: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金标椎,具有一定的辐射。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中已经将骨密度检测项目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
六、骨密度报告阅读
在骨密度报告单中,有一项“T值”,通过它就可以知晓自己的骨量情况。
1. 当T值≥-1.0时,提示骨量正常;
2. 当-2.5<T值<-1.0时提示骨量减少;
3. 当T值≤-2.5时提示骨质疏松;
4. 而当T值≤-2.5,同时伴有一个以上部位的脆性骨折时,提示患者存在严重骨质疏松。
七、治疗
现在我院骨外一科开展了骨质疏松治疗,主要是唑唻磷酸(密固达)静脉治疗。
适应人群:1、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2、用于治疗Paget’s病(变形性骨炎)。
用法用量:1、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推荐剂量为一次静脉滴注5mg密固达,每年一次。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支持可连续用药3年以上。对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若饮食摄入量不足,有必要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2、对于Paget’s病的治疗,推荐剂量为一次静脉滴注5mg密固达。对于Paget’s病患者,强烈建议在接受本品治疗后10天内确保补充维生素D 和足量的钙剂,保证每次至少补充元素钙500mg和维生素D,每日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