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的原因除了常见口腔病变外,其实,你压根不知道,口臭的另一常见根源是一种在胃里作妖的细菌——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究竟是什么呢?
1982年,细菌学专家马歇尔教授团队发现在胃部的强酸环境下有一种细菌能够生存下来,这种寄生在人的胃粘膜上让人患上口臭,胃溃疡的“隐患”就是——幽门螺杆菌。2005年其团队还因为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及相关研究获得诺贝尔奖。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它是如何使人患病的呢。
正所谓病从口入,现代人好吃辛辣油腻,吸烟喝酒,饮食不规律,肠胃堆积了各种毒素,抵抗力下降幽门螺杆菌就会乘虚而入。当胃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肠胃蠕动速度减慢,消化力减弱积食不化,宿食停滞在细菌分解下产生硫化物等恶臭气体源源不断地往上涌一张口就释放出恶心的口臭。
除了引起口臭外,幽门螺杆菌通过侵蚀胃壁细胞,不断释放毒素,导致胃痛,腹胀,嗳气,反酸,消化不良等。临床证明,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胃癌、淋巴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等密切相关。我国已有许多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传播途径也十分广泛,接吻,喂食,共餐都会交叉传染一旦被感染,甚至终身携带。既然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那么多,尽早检查并根除成为尤为重要。
如何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根据检测方法是否需要通过内镜检查,可以将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方法。
侵入性方法需要胃镜检查活检取胃黏膜标本,标本可进行组织切片染色镜检(组织学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利用其尿素酶特性)、细菌培养和基于幽门螺杆菌特定的基因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
非侵入性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等。目前以尿素呼气试验最为常用。
幽门螺杆菌危害这么大,能否根除它呢?
临床多个指南共识意见所提出的治疗方案,临床有效率高达90%左右。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理论上所有的感染患者均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当然这个出发点也是好的。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平均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 59%,也就是说十个人里面约有六个人感染,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是不现实的,并且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获益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者差异,我们需对患者的获益 - 风险进行评估,采取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