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4岁的段大爷,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多年,10多年来段大爷反复出现咳嗽、咳痰,严重的时候出现活动后憋喘,每次症状加重段大爷都在诊所静滴“消炎药物”治疗,从未到医院进行过正规诊治。 2个月前段大爷又出现咳嗽、咳痰、憋喘,这次发作症状比以往都要严重,段大爷像往常一样到诊所输液,前前后后输液治疗20天,但症状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很快好转,咳嗽、憋喘反而越来越重,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并且出现了高热,体温最高达39℃。这次段大爷彻底沉不住气了,孝顺的儿女赶紧把段大爷带到我院,找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亓梅主任,亓主任对段大爷进行了详细问诊及查体,并进行了胸部CT检查,提示右肺下叶斑片状高密度灶,亓主任分析不是单纯支气管炎的问题了,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就劝段大爷住院检查治疗,遂收入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 入院后主管医生对段大爷进行详细询问病史并且仔细查体,及时完善抽血化验及B超等辅助检查,为进一步明确病因,建议段大爷尽早完善支气管镜检查,主管医生向段大爷及家属详细解释了支气管镜检查的目的、必要性以及相关风险,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积极配合。8月10日早10:00,段大爷在主管医生的陪同下步入支气管镜室,进行检查前局麻准备,10:30检查正式开始。支气管镜顺利进入到气管管腔内,视野内见到大量脓性分泌物,当气管镜进入到病变部位右肺下叶时,检查医生张鹏、李珍、姬峰的心不由得紧张了起来,在右肺下叶外基底段的开口处,赫然可见一“新生物”堵塞于管口,管腔远端无法窥及,新生物表面已经被坏死物质覆盖,难道是“肿瘤”? 检查医生对这一“新生物”进行了常规钳取活检,发现此“新生物”质地与肿瘤质地并不相同,去除表面坏死物质后发现“新生物”质地偏硬,常规活检钳不能钳取,难道是“异物”?张鹏副主任医师当机立断:“拿冷冻探针!”张主任决定应用冷冻技术将冷冻探针与异物粘牢,随后将探针与内镜及异物一同取出。很快,“异物”被顺利取出,积存在远端的脓性分泌物也喷涌而出,张主任又再次用支气管镜给予吸痰,并将支气管管壁增生的肉芽组织清理干净,被堵住的右肺下叶基底段管腔彻底通畅了! 这一异物肉眼看上去是类似与果核一样的东西,检查完以后医生又详细询问段大爷,段大爷猛然想起来2个月之前有一次吃葡萄时曾出现剧烈咳嗽,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葡萄籽竟困扰了段大爷2个月!异物取出后,段大爷喘气轻快了,活动也不感觉憋喘了,医生用精湛的医术解决了患者的病痛,患者和家属也对医生表达了感激之情。 以往支气管异物的取出,主要是在支气管镜下使用异物钳或网篮,但临床发现,很多质软易碎、形态不规则或者肉芽组织包裹严密的异物很难取出,一旦发生异物脱落或掉入更深的位置,取出更加困难。 经支气管镜腔内冷冻技术是在支气管镜引导下,通过小型冷冻探头使腔内局部温度降至-70~80℃,主要用于管腔内恶性肿瘤及良性病变、气管狭窄等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易破碎异物的取出,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应用气管镜冷冻技术取异物解除了患者的病痛,为患者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