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77岁老妇身藏23斤巨“胎”
发布人:章丘市中医医院 阅读:1
近日,区中医院胃肠疝外科从一位腹大如斗的77岁老年患者腹中,取出了一个罕见巨“胎”——直径30公分的超大腹盆腔肿瘤,足足11.5公斤,相当于3-4个新生儿的重量。
患者焦女士,12年前偶然发现腹部有一个包块,但因为不疼不痒,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劳动,就没有引起重视,放任其自然生长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包块越来越大,焦女士也日渐消瘦。渐渐地,出现了呼吸困难、睡眠障碍、饮食受限、双下肢浮肿等情况,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到最后连路都走不成了。
区中医院以外科首席专家毕德明主任、胃肠疝外科张军永主任为首的治疗团队迅速组织了有力的诊查和讨论。对焦女士的体格检查显示:腹部膨隆,可见腹盆腔巨大肿瘤外形,触诊可触及肿瘤,边界尚清,形状不规则,表面光滑,质硬。辅助检查显示:双侧胸腔积液,腹盆腔积液,肿瘤巨大,压迫腹腔脏器。这么大的肿瘤压迫胸腹腔脏器,难怪焦女士这么难受。
为缓解患者的胸闷憋喘症状,胃肠疝外科在彩超定位下实施了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把胸腔内大量的积水抽出来,减轻了对呼吸系统的压迫。
在制定手术方案时,更大的困难摆在了手术团队面前:患者年龄大,身体状况差,心电图检查提示室性早搏;这个肿瘤上血管密布、血运丰富,剥离时容易造成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瘤体巨大压迫下腔静脉,剥离瘤体解除压迫后容易出现血压快速下降的情况。这些困难需要胆大心细的手术团队,也需要技术过硬的麻醉力量做支持。
为保证患者安全,胃肠疝外科多次邀请心内科、呼吸科、麻醉科医师会诊,再三讨论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突发状况,从人员、设备、药品、技术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和应急预案,向患者家属做好充分告知。麻醉科原主任、副主任医师刘清俊,副主任徐冰先后到床前进行麻醉前访视,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
都说“人心隔肚皮,难以揣测”,焦女士肚子里的肿瘤究竟是什么情况,跟大家预想的是不是一样,谁都不能保证。手术台前,每个人都捏着一把汗:这个超大肿瘤需要20-30厘米的巨大切口,一旦打开,再难带瘤缝合。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个瘤必须得切!
手术前,焦女士接受了营养支持来改善全身状况,接受了500毫升的补液,防止麻醉扩张血管造成血容量不足引起心脏骤停。多巴胺等抢救药品也放在手边,准备随时实施抢救。考虑到术中可能发生的大量出血,手术团队申请了提前备血。以毕德明主任为首的手术团队小心翼翼地操作着,一点一点剥离着瘤体。两位麻醉师密切监控着麻醉仪、监护仪和患者尿量,关注着她的生命体征。为了麻醉安全,麻醉师为焦女士实施了中心静脉置管,通过右颈内静脉穿刺,保证术中术后补液、补血通畅。同时,实施了有创血压监测,通过桡动脉置管,保证血压监测的动态性和几乎无误差。
在胃肠疝外科及麻醉、手术室等医护力量的密切配合下,经过3个多小时的“鏖战”,这个国内都极为罕见的肿瘤终于从患者的腹腔内成功剥离出来。焦女士术后各项生理体征平稳,正在接受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