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这种病症,相信会让很多朋友头痛不已。慢性胃炎在生活中极其常见,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慢性胃炎的发生及发展主要是胃黏膜上皮长期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伤害,发生了慢性、持续性的炎症性病变。病理过程由轻到重,由浅表到萎缩,呈渐进性发展。
慢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如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慢性胃炎症状无特异性,体征很少,X线检查一般只有助于排除其他胃部疾病,故确诊要靠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在我国有50%~80%患者在胃黏膜中可找到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不论有无症状都需根除! 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慢性胃炎是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这一点已十分明确!纵观国内外指南,都认为需要根除。大量研究也证实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可以明显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尤其在萎缩、肠化生发生以前根除者获益更大。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胃炎,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患者症状大多能够控制、胃粘膜的炎症能明显好转。
因为幽门螺杆菌是传染性病毒,家中一个人检查有幽门螺杆菌,可能其他人也会通过餐具等共同生活的方式感染,家中有18岁以下的孩子建议可以不用查,因为孩子的免疫修复功能比好,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
慢性胃炎的治疗原则
慢性胃炎的治疗一般遵循三个原则:
1.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2.改善患者的症状,让其达到一个舒服的状态,
3.告诉患者预防措施,一般建议患者应该保持精神愉快,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容易造成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反流而发生慢性胃炎。其次,注意饮食,少吃烧烤腌制类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建议可以在饮食结构中适量加入一些大葱大蒜,对患者的恢复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