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创伤康复网 15069179256   400-9919-709 登录|   注册
关 闭 点击立即咨询

我要预约

预约时间:

我已同意《创伤康复网在线用户协议》

首页  <<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通知公告

保健食品防骗术的根本不是国家新规,而是···

发布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阅读:1

为了让保健食品不是药物观念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监管,让消费者明白消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明确规定,自2020年1月起,在产品最小包装物的主要展示版面上设置警示区,明确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警示语,同时警示区面积不小于其所在版面的20%,使用黑体字印刷。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这一新规新闻发布后,立刻赢得广大网友一片叫好,大力支持该政策的执行,大呼终于有明确规定了,希望这一新规能阻止所有的老年人上当受骗。由于保健品市场的混乱,大多中老年人听信这些,误认为保健品有神奇的功效,以为还能修仙。



虽然,近几年来国家也在监控保健品市场,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每项新规的背后都有一大堆的应对之策。比如:

1.以“免费”赠送礼品的手段,引诱老年人参加他们的健康讲座进行会销活动,然后推售保健品;

2.打着权威的名号以“义诊”为名,连骗带吓推销产品;

3.还有的打着亲情的名义,三天两头电话嘘寒问暖,隔三岔五上门回访,甚至低价旅游陪玩等骗取老人的养老钱。

4.售卖焦虑:更甚者,利用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的焦虑,虚假宣传、夸大疗效,故意把普通保健品与药品混淆,说成包治百病的“神药”。其中有些所谓的“神药”甚至连保健食品都谈不上,就是普通的食品。



5.食品中添加药物:有些不良商家怕夸大宣传容易被人识破,就在食品里违规添加药品或药物成分,虽然见效快,但是长期食用身体就会受到损害,这种行为欺骗性更强,更难被普通人识破。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被不法分子坑骗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情感孤独。子女子女都很忙,没有时间陪他们。两个老人去听这些讲座。时间长了,反而跟卖保健品的产生感情了。

虽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新规,能让保健食品标签带上警示语,能够保护消费者知情权。但是新规并不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真正能杜绝老年人被骗的根本是子女。


所以,我们呼吁做子女的,还是要经常回家看看,多跟老年人一起吃吃饭,有时间陪他们出去转转,那他受骗的概率就会下降。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