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穿下肢,后穿上肢;戴好防护帽,密封拉链口。”脱下厚厚防护服,周云全身湿透,这是东部战区总医院在3月18日下午展开的疫情防护与临床救护能力训练考核现场,周云最大的感受就是“严”。
瞄准防疫需求,提升卫勤技能。疫情初期,医院党委一班人在细致研判疫情防控形势中形成共识:在防疫中提升备战水平,在备战中保证防疫成功。针对疫情防控中反应出的问题,在医护人员中,突出强化以提高急救防护技能为重点的技能训练考核,这既是为自身增加一道“防护金盾”,也是在战场的天平上增加一块“制胜砝码”。
眼睛看到哪里,脚步就要迈到哪里。基于此,护理部率先围绕“防护”、“急救”专业开展考核,重点突出。
抽签确定考核项目
实战化的训练考核逼着护理骨干们练就过硬本领。训练场上,不见过去四平八稳的常规训练考核,别开生面的实战化训练却让大家直呼“严格”。参照《军事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修订各项护理操作流程,明确核心环节动作要领,录制标准化专项视频,按照专家组双盲随机抽考、一人不过全科补考的要求,护理部在2月24日至3月18日,采用在线视频培训、科室自训自测、分批预约指导等方式,顺利完成全院1500余名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训练,全院护理人员练兵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期间,9名护理专家担任考官,随机抽取全院各科室的83名护理人员进行训练成果检验。对考核不达标人员再训练、再考核。顺利通过的周云感慨道,在近乎实战的千锤百炼中,操作流程已经变成“肌肉的记忆”和“大脑的直觉”。
“平时训练不严格,战时就会付出血的代价。”护理部领导介绍,结合疫情,针对性训练考核,就是坚持仗要怎么打,兵就要怎么练,紧而又紧,实而又实,加速推进训练与实战一体化,确保遇到突发情况或紧急任务时,部队能够拉得动、冲得上。
考核结束后,护理部及时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细节、建立机制,针对突发意外情况完善解决预案。通过考核,东部战区总医院护理队伍急救防护技能整体提高,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